汶川地震采访哭了的县长
地震来袭,县长瞬间变“哭包”
汶川地震发生的那一刻,整个县城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摇晃了一下。县长李明正在办公室里批阅文件,突然间,桌子上的杯子开始跳舞,墙上的挂钟也跟着摇摆不定。李明心里一紧,意识到大事不妙。他立刻冲出办公室,跑到外面的空地上。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:房屋倒塌、道路断裂,到处都是哭喊声和求救声。李明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,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。这位平日里雷厉风行的县长,此刻却像个无助的孩子一样,站在废墟前泣不成声。

救援现场,县长的眼泪成了“通行证”
地震发生后,救援队伍迅速赶到现场。李明擦干眼泪,立刻投入到救援工作中。他一边指挥救援队伍展开搜救行动,一边亲自参与到搬运伤员、清理废墟的工作中。每当看到一个幸存者被救出时,李明的眼眶总是湿润的;而当听到有人员不幸遇难的消息时,他的眼泪更是止不住地往下流。有趣的是,李明的眼泪竟然成了救援现场的“通行证”。每当他泪眼汪汪地出现在某个救援点时,大家都自觉地加快了手头的工作速度,仿佛被这位“哭包”县长的情绪感染了一般。
灾后重建,县长的眼泪化作动力
地震过后,灾后重建工作成了重中之重。李明带领全县人民开始了艰苦的重建之路。每天清晨,他都会早早地出现在工地上,检查工程进度、慰问工人、解决实际问题。虽然重建工作繁重而艰辛,但李明从未抱怨过一句。相反,他的眼中总是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每当遇到困难时,他会默默地流下几滴眼泪;而每当看到重建成果时,他的脸上又会露出欣慰的笑容。渐渐地,大家发现这位“哭包”县长其实是个非常坚强的人——他的眼泪不是软弱的表现,而是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深深的爱与责任感的体现。
本站所有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 KF@Kangend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