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语表达不出来的汉语

语南 阅读:1681 2024-12-13 08:37:53

英语里的“尴尬”

汉语里有个词叫“尴尬”,英语里对应的词是“awkward”。但说实话,“awkward”根本没法完全表达出“尴尬”的那种微妙感觉。比如说,你在大街上不小心撞到了一个陌生人,然后你们俩都愣住了,那种瞬间的沉默和不知所措,用“awkward”来形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汉语里的“尴尬”不仅仅是尴尬,还包含了那种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心情。

英语表达不出来的汉语

英语里的“随便”

再来说说“随便”这个词。英语里通常翻译成“whatever”或者“anything goes”。但你真的跟老外说“whatever”的时候,他们可能会觉得你很无所谓,甚至有点不耐烦。而汉语里的“随便”其实是一种礼貌的表达方式,意思是“我无所谓,你决定就好”。这种细微的差别在跨文化交流中经常会导致误会。比如你去餐馆点菜,你说“随便”,服务员可能会一脸懵逼:到底是要还是不要?

英语里的“心累”

还有一个词是“心累”。英语里可能翻译成“mentally exhausted”或者“spiritually drained”。但这些词听起来都太正式了,而且少了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无奈感。汉语里的“心累”是一种很接地气的表达方式,用来形容那种身心俱疲但又说不出来的感觉。比如你加班到深夜,回到家还要应付家里的琐事,那种感觉用英语怎么说都不够贴切。

英语里的“吃货”

再来聊聊“吃货”这个词。英语里可能翻译成“foodie”或者“gourmet lover”。但这些词听起来都太高端了,好像只有那些对美食有深入研究的人才能用得上。而汉语里的“吃货”就是一种轻松幽默的自嘲方式,用来形容那些对吃特别感兴趣的人。你可以是个普通的上班族,也可以是个学生党,只要爱吃就可以自称是吃货。这种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在英语里还真找不到对应的词。

英语里的“打酱油”

最后说说“打酱油”这个词。英语里可能翻译成“to be a bystander”或者“to be irrelevant to the matter at hand

本站所有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 KF@Kangenda.com

上一篇:粤语正式成为国际语言

下一篇:汉语会成为全球通用语言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