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中国70年读书报告 新中国70年读后感

静瑞 阅读:3013 2024-12-28 11:29:35

从“破四旧”到“全民阅读”

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,文化生活可不是现在这样丰富多彩。那时候,大家忙着搞建设,读书这事显得有点“奢侈”。特别是“文革”期间,书都被当成“四旧”给破了,图书馆关门大吉,书店里也没啥书可卖。那时候的年轻人,能读到的书大概就是《毛主席语录》了。不过,改革开放后,情况大不一样了。书店重新开张,图书馆也恢复了生机。到了21世纪,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读书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起来。现在,你可以在手机上读电子书,也可以在Kindle上随时随地看书。全民阅读的氛围越来越浓,连地铁上都能看到不少人捧着书在读。

新中国70年读书报告 新中国70年读后感

从“课本为主”到“百花齐放”

以前上学的时候,课本几乎是唯一的阅读材料。语文课本里的文章都是经典中的经典,数学课本里的公式也都是必须死记硬背的。课外读物?那可是奢侈品!不过现在的小孩可幸福多了,课外读物种类繁多,从科幻小说到历史故事,从漫画到科普读物,应有尽有。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,甚至会专门给孩子买书架、设立家庭图书馆。学校里也有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,比如读书分享会、图书漂流等。读书不再是枯燥的任务,而是变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。

从“纸质书独大”到“数字阅读崛起”

以前大家读书都是捧着厚厚的纸质书,翻页的声音清脆悦耳。但现在呢?电子书的崛起让很多人开始习惯在手机、平板或电子阅读器上看书。纸质书的地位虽然还在,但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。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,电子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。你可以在地铁上、公交车上、甚至排队的时候拿出手机看几页书。数字阅读不仅方便快捷,还能节省空间——再也不用担心家里的书架不够用了!而且很多电子书平台还会根据你的阅读习惯推荐书籍,简直是私人定制的阅读体验。

本站所有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 KF@Kangenda.com

上一篇:世界三个超级大国 中美俄三个国家谁最强

下一篇:2050年成为现代化国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