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安全法处罚案例 网络安全案例100例
小李的“免费”VPN
小李是个爱追剧的年轻人,最近迷上了一部国外的热播剧。可惜这部剧在国内被屏蔽了,小李心急如焚。于是,他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号称“免费、高速、无限制”的VPN服务。小李心想,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!他毫不犹豫地下载并使用了这个VPN。结果,没过几天,小李就收到了一封来自网警的邮件,告诉他因为违反《网络安全法》,他的行为被记录在案,需要接受相应的处罚。小李这才意识到,原来“免费的午餐”并不好吃。

张老板的“黑客”员工
张老板开了一家小型电商公司,生意做得还不错。为了节省成本,他雇佣了一个自称“黑客高手”的程序员小王。小王承诺可以帮公司破解竞争对手的数据库,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。张老板虽然有点担心违法问题,但为了公司的利益,还是同意了小王的计划。结果没过多久,警方就找上门来,告诉张老板他的公司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。张老板这才明白,原来“黑客高手”不仅黑了别人的系统,也把他的公司给“黑”了进去。
老王的“钓鱼”网站
老王是个退休的老大爷,闲来无事在网上开了个小店卖二手货。有一天,他收到一封邮件,说他的网站被选中参加一个“年度最佳电商评选”活动,只要点击链接填写信息就能获奖。老王高兴坏了,赶紧点击链接填写了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。结果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被洗劫一空。原来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钓鱼网站诈骗案。老王报警后才知道,这种行为不仅让骗子逍遥法外,还可能因为泄露个人信息而受到《网络安全法》的处罚。老王感叹道:“这年头连骗子都这么‘专业’了!”
小红的“匿名”论坛
小红是个大学生,平时喜欢在各种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。有一次她在某个匿名论坛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学校领导的负面帖子,觉得写得很有道理就点赞并转发了出去。结果没过多久学校就找到了她头上——原来那个匿名论坛并不是真的匿名!通过技术手段很容易就能追踪到发帖人的真实身份信息——包括点赞和转发的用户!最终学校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删除不当言论——虽然没有直接的法律处罚但也让大家明白了网络并非法外之地!看来以后在网上说话可得悠着点儿啊!
本站所有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 KF@Kangenda.com
上一篇:紧急通报 央视插播紧急新闻
下一篇:涉密资质 军工涉密资质等级